荆州着力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 让失能老年人共享幸福“夕阳红”
发布时间:2025-01-22 作者: 新闻中心当疾病、衰老来袭,一些老年人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成为失能老人。照护失能老年人是养老服务的刚需,也是当下许多人对养老焦虑之所在。破解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,应对大规模照护服务需求,事关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也关乎百姓福祉。
人民幸福,念兹在兹;安危冷暖,夙夜在心。今年以来,荆州以入选“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”为契机,精心谋划基本养老服务项目高标准实施,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、居家养老上门服务、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协同发力,扎实推进全市养老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让失能老年人同享幸福“夕阳红”。
今年5月,民政部养老服务司、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联合发布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名单,全国50个地区入选,荆州市名列其中。
荆州迅速行动,按照“党政赋能、普惠方向、全域覆盖、区域辐射、多元服务、规范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制定《荆州市开展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》,全力打造“荆心周致,颐养天年”荆州特色养老服务品牌。
到2025年6月底前,荆州将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、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不低于3000张家庭养老床位,提供不低于5600人次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,服务满意度达到90%以上。
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、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,荆州还出台《荆州市养老服务发展五年规划》,全方面实施“31155计划”。即建设3家床位在1000张以上的医养结合体、新培育10家床位在500张左右的养老市场主体、新建1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,新培训5000名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,全市养老床位数新增5万张。
荆州区御河社区62岁文阿姨,女儿远嫁不在身边。最近,文阿姨发现腋下长了一个馒头大小的脂肪瘤,她在湖北养老微信小程序下单“助行服务”,请专业的助老人员陪同就医。
助老人员细心地帮文阿姨办理住院,很快,文阿姨就通过手术将脂肪瘤摘除。出院后,她再次通过湖北养老微信小程序下单了“护理服务”,由专业技术人员上门进行伤口清洁;因自己没有办法进行清洁,她下单了“个人清洁”服务。“助老员服务非常周到,让我们老年人既省心又放心。”文阿姨点赞说。
为满足老年人“在家门口养老”的需求,荆州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,依托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。
在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上,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按照“一人一策”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,包括出行、清洁、起居、卧床、饮食等生活照护,以及基础护理、探访关爱、健康管理、委托代办、精神慰藉等服务,并根据老年人不同阶段的需求来做适时调整。
“目前,我们正进一步健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制度,完善服务内容、服务标准和运行机制,定期分析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中出现的问题,以期形成可复制推广、成熟稳定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体系。”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石首市南口镇上官洲村村民张世昌和老伴是典型的空巢老人,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,只有节假日才会回家乡。张世昌今年70岁,腿脚十分不便,需要老伴照顾,两位老人生活十分不易。
了解到张世昌和老伴的需求后,当地民政部门为他们家免费配备了轮椅、坐便椅、沐浴椅,还在卧室及卫生间安装了小夜灯、防滑扶手等。“晚上上厕所不用自己开灯,智能感应灯自动亮起,特别方便。”张世昌老人说。
满足像张世昌这样家庭的居家生活、康复护理需求,适老化改造是行之有效的办法。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系数,增强老年人生活舒适感,我市民政部门持续发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突出室内行走便利、如厕洗澡安全、厨房操作便捷、居家环境改善、辅助器具适配等方便,因地制宜、因户施策,满足老人们居家生活照料、起居行走、康复护理等需求。
适老化“小改造”,有效解决老年人“大问题”。近年来,荆州投入1635.2万元,对7210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。护栏、缓坡、监控、手杖每一处细节,都是对老人生活的温情关怀。
把老年人当前所盼视为年轻人今后所需。荆州聚焦老年人实际的需求,打出一套优规划、强队伍、明目标、创品牌、提服务“五位一体”的“组合拳”,让关爱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,真正把养老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。(记者刘思楫通讯员徐章)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荆州新闻网、荆州广播电视台”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:荆州新闻网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